项目缘起
深圳市政府在福田区的中心地带,利用面积约76000平方米的福田水质净化厂屋面,打造了该城区重要的公共文体设施--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鉴于此处巨大的车流与人流交汇,为兼顾城市空间的安全性、连通性和景观性的需求,政府决定在白石路和福田海滨生态体育公园之间,建立起跨越净水厂上空的人行天桥,连接存在约10米高差的城市街道和屋顶公园。令项目既解决人流的可达性,又形象高雅大气,适应未来城市空间发展,一举多得。
设计构想
方案将人行天桥视为屋面体育公园的延伸,将公园宽阔开放的空间特质引入场地。天桥由从南向北延伸的空中平台及自下往上连接街道与屋顶的步行台阶两个部分组成,其空间生成逻辑来自“折纸”概念。
天桥可视为被从中间剪开的一个整体,东西两部分经剪接、折叠后连接各端的高差。形如折纸的台地、坡道及天桥所构成的空间,努力营造出一个充满变化、乐趣盎然并能展开各种活动的场所。其亲民开放的姿态,力图激发人们更多地停留、参与其中,而非纯粹的交通过往空间。
架空10米的南北向平台与体育公园的主要出入口水平相接,并向北延伸。其北端在设计上预留了未来天桥跨越白石路向北连接人才中心和深南大道的接口,平台临白石路一侧,布置有无障碍电梯。
场地西部的台阶是公园折叠的直接体现,拓宽的步行梯段成为街道和景观的一部分。作为连接场地高差的开放性台地,建筑师有意植入了树池、平台、座椅、坡道等休憩和景观设施,从而使其在具备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可承载更多城市生活的需求。
天桥的形式延续了原有的规划意向,呈现轻盈、朴素、明快的姿态,并与体育公园的气质相契合。
设计思考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剩余空间被制造出来,却容易被忽视,或单纯作为功能性空间存在。作为有着明确功能导向的构筑物,人行天桥蕴含成为市民休闲和街区景观的可能性,其建造可结合城市环境的特征探求更多的可能性。福田区海滨生态体育公园人行天桥在满足通行功能的同时,扩展了桥体建造的可能性,尝试将常规的城市交通设施转化为一种更亲民有趣的公园式城市空间。